對于美食攝影愛好者們來說,面對成百上千款的鏡頭,其中所區(qū)別的地方包括:定焦、變焦、光圈、尺寸大小等等,而且價格上從幾百塊到幾萬塊都有,那么什么樣子的鏡頭或者焦段才是適合我們的呢?
尼康的全幅機D800,對于機身來說,在大多數(shù)的拍攝中畫質沒有太大差別,在日常應用的小尺寸圖中(如朋友圈,微博等),有時候更是很難分辨出微單,手機和單反的區(qū)別。但是身為職業(yè)攝影師,全畫幅的相機對我來說意味著更好的機身質量(可能面對各種各樣的惡劣拍攝環(huán)境,尤其是拍肉類或者海鮮產品),肩屏(快速瀏覽我的相機參數(shù)),高像素(可以輸出大畫幅的廣告海報),裝13(除了你的能力,又大又好的設備確實會給客戶一個心理上的安慰)。
1.最最最經典的“50mm”
雖然這只鏡頭我現(xiàn)在的使用率大概不到2成,但是我還要把他放在第一位介紹。他便宜,重量輕,質量好,更重要的是,定焦鏡頭可以培養(yǎng)初學者一個良好的構圖習慣,沒有了變焦的便捷,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畫面各個元素的構圖安排上,就像我們小時候寫字要寫田字格一樣,只有打好基礎,定好規(guī)矩,日后才能打破之前所學,自成一派。
平時的使用習慣:尼康50mmAF/1.8g,虛化利器,但在實際的拍攝中,我很少用到最大光圈,最常用的在f8-f11之間,。他很少會有畸變,而且可以適當?shù)娜谌胍恍┉h(huán)境畫面,非常利于表現(xiàn)一些照片的故事性和交待小場景的環(huán)境。而且得益于定焦鏡頭的高素質,你可以在后期適當裁切畫面。在晚上或者像咖啡廳這樣的昏暗環(huán)境里,1.4或者1.8的光圈也可以保證畫面質量。
2.俯拍利器但是稍有尷尬的35mm
人們常說50mm是人的單眼視角的,35是雙眼視角,其實實際情況人眼是更廣一些的,對于當下非常流行的俯拍風格來說,這個鏡頭很合適,唯一不足的是有一點廣角畸變,好在可以后期矯正。這個鏡頭在外出時可以掛機,拍拍小吃街什么的還是很方便的。
3.拍攝必備:尼康105mm微距
70%照片是用這個鏡頭拍攝,佳能有100mm(俗稱百微),還有騰龍的90mm微距也很不錯。俗話說微距無弱旅,普遍特征是銳,分辨率高,搭配高像素機身格外能凸顯優(yōu)勢。同樣2.8的光圈,我覺得進光量比24-70會多1-2檔。拍攝時最大的體會是他可以壓縮畫面,在背景雜亂的時候能很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入畫,可以保證所拍食物牢牢占據(jù)視覺中心。在你45度角或者平視的視角拍攝時無敵。缺點就是基本沒法俯拍,哪怕你有190cm的身高也無能為力。
4.你還能要求一個從不犯錯的孩子更多嗎?--尼康24-70mm
我非常喜歡尼康24 70的鏡頭設計,非常易于握持,我手里的是老款不帶防抖的那只,現(xiàn)在看來帶不帶防抖對拍攝美食來說并沒有太多影響。懶人必備,畫質不賴,使用率僅次于105mm微距,和35mm,50mm沖突,在面對種類比較復雜的拍攝項目時(比方說一會要特寫一會要俯拍的產品)用他很方便,沒有明顯缺點和優(yōu)點。掛機必備。
24-70mm可以在不用更換鏡頭的情況下完成這兩種常見角度的拍攝。總結:廢話連篇不如實戰(zhàn)經驗,希望大家多加嘗試,有所收獲,片子越拍越好。